尚杰工程咨询

主要从事项目前期咨询服务

14

2023-07

九城半山华府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贵州省水土保持及条例》、《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通知》(水保〔2017〕365号)及《水利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号)的规定,我公司于2023年07月组织完成《九城半山华府》水土保持验收工作,现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鉴定书、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进行网上公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监督。若有问题反映,请来电或来函联系,也可向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备案部门(监督部门)反映。

2023-07-14

20

2022-04

工程咨询行业发展

工程咨询行业是典型的投资驱动型行业,投资景气度与工程咨询行业景气度线性相关。过去十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投资驱动经济发展的十年,更是工程咨询快速发展的十年。但是从2011年起,我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调整,外部需求疲弱,内需不振,使得投资下滑,直接影响工程咨询行业的发展速度。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工程咨询行业营业收入增速为15%左右,远远低于近五年来25%的平均增速。引发增速放缓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放缓,工程建设项目开工量减少。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必然趋势,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还要面临多数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 同时,从产能过剩及政策层面上来说,如何解决过剩产能是政府在接下来将重点解决的问题。外需不振的局面使得吸收产能过剩的任务只能转回国内市场,启动内需,这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使经济发展的成果由老百姓共享,生活的更幸福。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缓慢发展是合乎逻辑的,也符合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

2022-04-20

04

2021-11

“第三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活动接受公众推荐

为进一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弘扬生态文化,引导公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价值观念,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意愿,进一步增强行动自觉,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在第一届、第二届好书推选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取得较好社会反响的基础上,现启动第三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推选活动。   一、征集类型   1. 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感染力强的学习读物及研究成果;宣传党中央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的优秀作品。   2. 宣传阐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高质量作品;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优秀作品,传播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普及型读物。   3. 反映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宝贵经验和历史性成就的作品;反映普通人、普通家庭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生动故事的作品;全面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实践,传播中国声音的外宣读物。   4. 以自然为写作主体,兼具科普性、文学性、思想性的图书作品;体察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精神,反映现实题材的生态环境文学作品。   5. 反映我国生态环境科技研究前沿及进展,以及我国生态环境科学领域重要研究和成果,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或创新性的优秀作品。   二、出版时间   此次推荐图书须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中国大陆正式出版发行的图书(含译著)。   三、参与方法   公众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留言推荐书目:   1.关注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官方微信,在“第三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专题H5页面上留言推荐。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跳转至H5页面。   2.发送邮件至活动邮箱(huanbaohaoshu@163.com)推荐。   3.拨打联系电话(010-67112760)向承办方推荐。   注:公众推荐的作品请列出图书名称、作者姓名和出版社名称;译著请列出书名、作者名、译者姓名和出版社名称。公众推荐截止日期为2022年3月5日。

2021-11-04

03

2021-11

生态环境部印发《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促进重点行业企业绿色转型,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以下简称《名录(2021年版)》)。 《名录(2021年版)》包含“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以下简称“双高”产品)名录和环境保护重点设备名录,其中有932项“双高”产品,159项产品除外工艺,79项环境保护重点设备。932项“双高”产品中,具有“高污染”特性产品326项,具有“高环境风险”特性产品223项,具有“高污染”和“高环境风险”双重特性产品383项。 《名录(2021年版)》与《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7年版)》相比,新增阳离子淀粉、氟化氢等47项“双高”产品、丁二酸的清洁电化学法工艺等35项“双高”产品除外工艺和土壤淋洗设备等7项土壤污染防治设备。 《名录(2021年版)》纳入石油焦、1,4-丁二醇、丙酮、糖化酶、含铅铬集装箱面漆等生产过程中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排放较大的产品,以及双酚A、室内装饰涂料用含铅铬色浆、含氯化石蜡增塑剂的塑料玩具等含有或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且明确了大部分“双高”产品的重污染工艺和除外工艺,推动企业技术工艺升级改造。此外,新增土壤污染防治设备,提出了适用范围、主要指标及技术要求,与大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形成较为完善系统的环境保护重点设备名录。 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推动《名录(2021年版)》实施应用,加强对企业的帮扶指导,推进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1-11-03

01

2021-11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格拉斯哥开幕

 当地时间10月31日,新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按计划将持续至11月12日闭幕,约2.5万人受邀参加。   本次大会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等多个相关活动,将就《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及《公约》附属机构下的国家自主贡献、市场机制、适应、资金、技术、透明度、应对措施、能力建设、农业、航空航海减排等近百项议题开展谈判磋商,重点围绕《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全球气候目标及雄心力度等气候治理焦点问题展开对话。   COP26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的首次缔约方会议,各方普遍视其为气候多边进程关键节点。主席国英国还将于COP26期间召开“世界领导人峰会”,聚焦减排雄心、森林和土地利用、科技创新等主题,同时也将围绕自然、能源、交通等主题举办多场边会活动。   本次大会原计划于2020年11月举行,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得不延期一年举办。开幕式上,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大臣阿洛克·夏尔马(Alok Sharma)正式接替智利环境部长卡罗琳娜·施密特(Carolina Schmidt)成为本次大会主席。   大会召开前,中国先后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10月28日,中国正式向《公约》秘书处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   中方认为,COP26对于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多边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发出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尊重多边规则的强有力政治信号。与会各方应严格落实《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和“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制度安排,在尊重不同国情的基础上各尽所能,共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大会应坚持《公约》及其《 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坚持公开透明、广泛参与、缔约方驱动、协商一致等多边议事规则,立足各方共识最大公约数,推动大会取得务实平衡的会议成果。

2021-11-01

29

2021-10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召开新任职部管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

10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召开新任职部管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部党组成员库热西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组织新任职部管干部集体廉政谈话,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新任职部管干部政治意识、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在新的岗位上开好头、起好步。   会议要求,新任职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准目标方向,提升政治能力,切实彰显“两个维护”的实际效果;要主动担当作为,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要坚持廉洁自律,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头雁效应”,始终牢记秉公用权,不断加强作风建设,自觉培育良好家风。   会议听取6位干部代表发言,并要求新任职部管干部会后提交手写纸质廉政承诺书。   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驻部纪检监察组、行政体制与人事司有关负责同志和68名新任职部管干部参加会议。机关司局、应急中心相关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其他单位相关同志在分会场视频参会。  

2021-10-29

28

2021-10

生态环境部召开机关党建重点工作第十四次调度会

10月28日,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机关党委书记翟青主持召开机关党建重点工作第十四次调度会,推动生态环境部系统继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工作。   会议指出,生态环境部系统各部门各单位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积极进展。要不放松、不懈怠,严格按照部党组部署安排,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要提前考虑,谋划部署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认真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动态跟进、及时推进办实事项目落地见效,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任务。认真落实中央指导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做好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融合联动,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部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   会议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各部门各单位必须警钟长鸣,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履行好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决把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会议采取专网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土壤司、核三司、华南局、西北局、太湖局、研促会党组织书记和纪检组织负责同志发言。   驻部纪检监察组党支部,机关各部门、各派出机构、直属单位党组织书记和纪检组织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021-10-28

27

2021-10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务会议

10月26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分析当前环境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多种因素导致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给正常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近期围绕经济平稳运行、能源安全保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准确把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清醒认识能源增产保供、统筹推进清洁取暖和温暖过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把握好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以积极的姿态、科学的谋划、务实的举措全力做好下一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会议强调,要强化大局意识,助力“三个确保”。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协调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一方面,要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坚持依法治理环境污染和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不动摇,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不动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年度重点任务圆满完成。另一方面,要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积极协同配合,强化指导帮扶,发挥生态环境保护支撑保障作用,助力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能源安全保障,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会议强调,要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策略,做到“三个更加”。要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在准确识别问题、做到精准施策下更大功夫,在科学安排重点任务和时序进度上下更大功夫,在提升督察执法工作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更加强化指导、帮扶、服务,对地方既要督促指导又要支持帮助,对企业既要严格监管又要热情服务,重视企业对环境监管的合理诉求,加强对企业治污的指导帮助。更加注重审慎、适度、求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能力导向,采取与实际情况和能力相适应的政策措施,为问题整改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避免处置方式简单粗暴。      会议指出,要采取务实举措,推进“六个做好”。要做好重大能源供应项目环评服务,在确保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提高审批效率,提出严格环保要求,尽快形成合法产能,保障能源供应。做好监督帮扶,继续采用“专业组+常规组”的工作方式,开展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督帮扶,在现场监督帮扶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继续推进远程监督帮扶,精准指导地方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督促地方依法依规分类调查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严防“一刀切”停产限产,守牢法治底线。做好热源保障,对“煤改气”“煤改电”措施落实和保障情况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督促北方清洁取暖重点地区严格“以气定改”“先立后破”,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做好精准应对,加强监测预报和应急响应,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强化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做好“两高”项目管控,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口,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做好政策解读,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公众更加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聚焦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保质保量完成各项重点任务。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库热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邱启文出席会议。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部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应急中心、机关服务中心、政研中心、规划院、评估中心、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2021-10-27

27

2021-10

生态环境部召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推进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10月26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召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推进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推进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特约专家管理办法》,听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2021年下半年工作计划和近期工作完成情况汇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在生态环境部成立研究中心,是党中央着眼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宣传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对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成果,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建设好、运行好研究中心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实,打好基础、谋划长远、形成能力,加快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充分彰显研究中心在服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相关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切实加强对研究中心的政治引领和业务指导,夯实人员、经费保障,全力推动研究中心高质量运行。研究中心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切实把精锐力量、优秀人才集中到研究中心建设上来,把资源集聚到支撑研究工作上来,切实发挥好研究中心在总结成效、宣传推广、理论提升、政策支撑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会议指出,要按照特约专家管理办法,分批聘请高水平的特约专家,让学术水平高、工作积极性强的专家参与到研究中心工作中来,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精尖专家团队。研究中心要坚持开放的原则,建立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高校智库、科研院所、国际组织等的交流合作,形成内外统筹、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会议强调,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领导小组的部署,认真落实中长期建设规划,形成了若干研究成果,工作初见成效。要强化主体责任,对标“三高地、两平台”(理论研究高地、学习宣传高地、制度创新高地、实践推广平台、国际传播平台)的战略定位,认真落实下半年工作计划,高质量完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理论读物编写,办好“2021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组织好重点课题研究、理论文章发表和政策建议起草,加快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案例库,探索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研究与传播体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支撑保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部党组成员库热西,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叶民、邱启文出席会议。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驻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机关各部门、应急中心、政研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021-10-27

20

2021-10

2021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召开

2021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10月20日在天津召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出席会议,来自生态环境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快速改善,科技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结构调整的攻坚克难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爬坡过坎阶段,生态环境压力仍将处于高位。新旧污染问题交织,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繁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难度依然较大,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推动取得新的突破。与此同时,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触及的矛盾和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宽、程度更大。尤其是在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对传统环境治理技术、方法、路径和格局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   会议强调,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按照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总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要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落实“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现实需要,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帮扶行动。   据介绍,本届年会以“开局‘十四五’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共设置130多个学术主题,旨在推动科技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2021-10-20

< 1 >